为了没有乙肝的未来 我们共同努力 10月17日,中国肝炎防治基医院举行“乙肝母医院”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是号令,更是起点。自仪式举行以来,妇产科医护团队从门诊到病房,改进流程,落实举措,严格按照“乙肝母婴阻断的标准化管理”流程开展工作。 妇产科全面实施 乙肝母婴阻断具体服务流程 #1筛查 妇产科门诊孕前或孕早、中期常规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在产检建卡时,由产检医生和护士严格审核并落实乙肝表面抗原检测,在早孕或中孕期及时进行筛查,找出“乙肝妈妈”。产科门诊护士协助乙肝妈妈下载“小贝壳”手机软件,用于以后的随访管理和医患沟通。 #2评估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小三阳、大三阳需尽快回产科就诊,产科和感染内科共同管理,做进一步检查并评估妊娠风险:如肝脏B超、乙肝病毒定量、肝功能等,综合评估病情。 #3妊娠期管理 HBVDNA>2×IU/ml,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乙肝妈妈就诊绿色通道:产科专家+感染内科专家根据病情考虑抗病毒药物干预。低危孕妇可以转回普通门诊常规产检,根据病情变化随时双向转诊。 #4分娩管理 提倡自然分娩,乙肝不是剖宫产指征,如需剖宫产根据产科指征。 #5停药时机 根据病情决定。 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 接种登记本 #6婴儿免疫 这是最最重要的关键环节。由产房助产士执行,乙肝妈妈分娩后,宝宝在2小时内(指南建议12小时内)进行联合免疫阻断:乙肝免疫球蛋白肌肉注射+乙肝疫苗皮下注射。如宝宝转新生儿科,及时评估病情,不论体重和出生评分,当宝宝病情稳定后,助产士在6小时内到新生儿科进行联合免疫阻断。 #7母乳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无须检查母乳中是否含有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是经血液体液传播,乙肝病毒将会在婴儿胃中被胃酸灭活。 #8母亲产后随访 产褥期注意食欲胃口情况,有无皮肤黄染、精神状态等;产后42天复查肝功能、产后恢复、母乳喂养、是否需要服用药物等。 #9婴儿随访 婴儿在出生后一月、6月继续接种乙肝疫苗。加强婴儿护理,避免在接种前后生病、感冒、发热等,影响接种时机。万一延误,需遵医嘱。 #10婴儿乙肝免疫接种效果评价 婴儿出生7-12月龄随访。 ①母婴阻断成功: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阳性且滴度≧IU/L; ②母婴阻断成功免疫低应答: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10<IU/L; ③免疫接种无应答: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表面抗体阴性,再次按0-1-6程序接种一次乙肝疫苗,若复种后仍无应答,应检测乙肝病毒DNA。 母婴阻断失败发生母婴传播: 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伴有或不伴有表面抗体阳性,按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随访。 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林芝市政府各部门密切协作和推进下,自揭牌仪式后,妇产科姚冬花主任主动与感染内科广东组团式援藏干部文维群副主任和新生儿科张莉红主任进行多次沟通。 近日,妇产科广东柔性援藏老师肖超群主管护师正好是“乙肝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核心团队成员,协助科室再次梳理乙肝母婴阻断全流程服务模式,加强多学科合作团队共同进行孕产期管理,责任到每个岗位,落实到每个步骤,克服临床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坚决贯彻执行服务流程方案,包括开通“乙肝妈妈”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对所有乙肝妈妈优先就诊及转诊;宝宝在出生后如需转诊到新生儿科,由助产士追踪到新生儿科进行预防接种等关键步骤,确保每一个环节和步骤都有医护人员进行服务和追踪随访。这些措施的落实使林芝市母婴阻断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争取早日实现林芝没有乙肝的未来。 宝宝预防接种本 据了解,乙肝母婴阻断项目是实现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目标的重要举措。王晟院长曾在项目启动会上表示,该医院落地,将有力地提高该院在乙肝母婴阻断领域的临床技术水平。目前肝炎防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未来还要不懈奋斗,为最终消除肝炎对人类的威胁努力奋斗。 为了没有乙肝的未来, 我们一起共同努力! 供稿:肖超群 审核:姚冬花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