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风湿遇上乙肝

发布时间:2021-11-20

当风湿病治疗碰上乙肝也会“燃烧”,风湿病患者如何应对乙肝病毒携带?风湿科的医生如何处理风湿病与乙肝?

虽然随着乙肝疫苗推广,中国新罹患慢性乙肝的人越来越少,但慢性乙肝仍为巨大人群。风湿免疫性疾病由于自身免疫异常,需要行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治疗,用药后可造成细胞免疫低下,如果没有有效预防和干预,则可能出现乙肝病毒(HBV)再激活(复燃),表现为HBV大量复制,血清HBVDNA载量急剧升高,导致肝功能损伤,部分患者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对于风湿科医生来说,乙肝跟风湿病有两个关联角度:

(1)乙肝相关的风湿病:乙肝感染后的骨骼肌肉痛、结节性多动脉炎、冷球蛋白血症等。

(2)风湿病患者同时罹患慢性乙肝的治疗困境。

1.乙肝感染后的骨骼肌肉痛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属于肝DNA病毒属。约10%到25%的HBV感染出现关节症状。HBV感染相关的关节症状被认为是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和沉积所致;在受累患者身上发现了含HBsAg和补体成分的冷沉淀物。

临床表现形式:1.急性对称性关节炎,疼痛可以很严重;疼痛往往是游走于各个关节区,可以随时间推移而累及关节数量逐渐增加。病程一般持续数日到数周,通常随着黄疸出现而消退。

2.HBV相关性关节炎常往往同时伴发皮肤症状。乙肝导致的皮肤症状有:累及下肢的荨麻疹和斑丘疹。一般来说关节、皮肤症状持续的时间不会很久,大多数6周内症状会逐渐消失。

乙肝感染常见首发症状即关节肿痛

2.乙肝相关性结节性多动脉炎(polyarteritisnodosa,PAN)

一般来说该病发生在40岁到60岁。来自法国的一项报告认为HBV造成的PAN病例占1/3。但在HBV感染流行地区,HBV所致PAN的患病率可能更高。在推行乙肝疫苗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患病率明显下降。尽管患病率下降也跟血管炎分类学的进步有关——既引入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从而缩窄了PAN的诊断面。

通常在HBV感染发生后4个月内出现PAN。乙肝相关循环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血管壁可触发下游炎症,从而引发了PAN。除乙肝、丙肝等诱导的PAN外,其他类型的PAN缺乏免疫复合物。由于PAN是根据血管的大小来分类,因此有研究认为:PAN其实是不同疾病的组合。一类是免疫复合物诱导的(比如乙肝诱导的),一类是寡免疫复合物的。但这仍有争议。

目前认为,乙肝相关PAN治疗跟其他PAN有所区别。抗乙肝病毒是核心治疗,中重症者需联合血浆置换;激素应慎重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许根本用不上。但非乙肝丙肝的PAN还是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疗效无意义。

3.冷球蛋白血症

相对而言,丙肝导致的冷球蛋白血症更常见,但乙肝也偶尔可以引起冷球蛋白血症。相对,丙肝也偶尔导致PAN,但更多是跟乙肝相关。

4.系统性风湿病患者的乙肝风险

慢性乙肝在中国有很大的人群。他们中罹患类风湿关节炎、红斑狼疮等等风湿病的不少见。即便没有慢性乙肝,需要免疫抑制治疗者也需要面对乙肝病毒感染风险。对中国风湿科医生来说,这比前述3种情况要常见的多。

事实上,免疫抑制治疗时高达25%-50%的HBV再激活患者可发生重型肝炎和/或肝功能衰竭。既往无乙肝者,采用免疫抑制治疗时容易感染乙肝病毒而带来严重肝病风险。因此风湿科医生应高度警惕。

有HBV感染病史且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存在HBV再激活和HBV疾病发作的风险。这可导致血清氨基转移酶水平升高、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和/或死亡。

提醒对于中国风湿科医生来说,乙肝感染的知识要有相当储备。明白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评估;乙肝病毒再激活的诊断及管理。但更多时候还是要请相关专家会诊。尤其要小心「HBsAg阴性但抗-HBc为阳性」病人。因为习惯上我们认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即为安全。但此时,如果抗-HBc为阳性,风湿科的免疫抑制治疗仍可能存在相当风险。

如何联系我们:河南医院风湿免疫科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景华路24号-64817332-邮编:如何分享: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如何收听:点右上角---查看公共号QQ群:河科大一附院风湿免疫()科大一附院风湿免疫康复中心()搜索添加订阅号:科大风湿免疫(fsmy)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mbj.com/ygyf/120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