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有患者,一直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体检突然发现肝硬化了,感觉百思不得其解。携带者,就真的没有一点炎症吗?就不会肝硬化吗?下面我们就说说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事情。 乙肝病毒携带者首先是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在此基础上,若肝功能基本正常、并且没有肝病相关的症状与体征,即符合老百姓口中“携带者”的标准。 事实上,“携带者”也分e抗原阳性、HBV-DNA高载量的大三阳携带者和e抗原阴性、HBV-DNA低载量甚至测不到的小三阳非活动性表面抗原携带者。前者处于免疫耐受期,机体免疫细胞不能识别和攻击有病毒活跃复制的肝细胞,乙肝病毒和肝脏能够“和平共处”,因此没有明显的炎症;后者早已度过免疫耐受期,免疫系统能够识别病毒,但是免疫系统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能够较好的控制病毒,因此也没有明显的炎症。这两种“携带者”的共性是肝功能均表现为正常。 血液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含量,用来评估肝功能损伤的程度。肝酶的监测非常的间接,往往不能非常敏感的反应肝脏内部的情况,有些肝损害进展的非常隐匿,血液中的肝酶时而正常,时而升高,不容易被抓住异常的时间点,因此半年甚至一年的肝功能检查并不能完全反应病情轻重。 目前的共识,是基本明确的。“携带者”哪怕肝功能正常也可能存在有组织学损害,哪怕谷丙转氨酶在“正常”范围内,也是数值越低,肝内纤维化的程度越低。 肝脏是一个“哑语”的器官,不仅仅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多慢乙肝患者在缓慢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的过程中,也不会表现出明显的症状。但是,无症状并不意味着肝脏内部就“风平浪静”。病变有可能在默默中演变和转化,发生突变,出现黄疸、腹水、消化道出血等,发展到失代偿期。 密切随访检查,达到尽早发现疾病进展,及时干预。年龄大于30岁、有乙肝家族性携带者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较高。具体复查建议如下: 每3-6个月检查一次肝功能、HBV-DNA; 如肝功能出现异常,可立即就医,必要时开始抗病毒治疗; 需每6个月进行甲胎蛋白和肝脏B超检查; 如年龄大于30岁,最好进行肝穿刺活检,如肝内有明显炎症需启动抗病毒治疗。 即使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有乏力,易疲劳,右侧胁肋部疼痛不适感,视力模糊,双目干涩,也要进入治疗,中医中药辩证施治,效果独特。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