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燕尾天使
目前我国常规免疫采用0、1、6月方案(O为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总共接种3针次。90%左右的接种者可产生保护性抗体,然而仍有10%左右的接种者不产生抗体或产生抗体滴度水平低,这部分人仍是易感者,即对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者。
对那些顽固的无(或低)应答者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
某些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在加大疫苗的剂量或增加免疫接种的次数后有可能产生高滴度的乙肝表面抗体(抗一HBS)。
有报道,按正规方案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无(或低)应答的个体,反复用重组疫苗加强免疫,最终都产生有效的抗一HBS。对母亲乙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无(或低)应答婴幼儿采用注射分枝杆菌多糖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应用,免疫后1年的抗体阳转率可达90%左右;对母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的低(或无)应答婴幼儿采用加强乙型肝炎疫苗,可使近一半婴幼儿产生抗-HBs。
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后,机体可产生抗一HBs,其维持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基础免疫完成后抗-HBs反应水平,产生抗体水平越高,消失时间越短。有人观察了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随访结果,发现接种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HBs滴度逐渐下降,甚至转为阴性。 燕尾天使建议:在接种免疫后最好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复查抗-HBs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