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中夫教授慢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和趋势

发布时间:2021-2-25

年10月举办的“第六届丝路肝病论坛”就当前热议的乙肝临床治愈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山西医科大学和长治医学院内科传染病学赵中夫教授应邀从全球视角,对慢乙肝的临床治愈进展和趋势进行了分析,报告内容非常精彩。《国际肝病》特此报道,供读者学习参考。

一、慢乙肝临床治愈理念的提出与研究进展

核苷(酸)类药物(NA)以其强效抑制HBV复制获得临床普遍认可。然而经过十几年的临床应用,人们逐渐发现即使长期使用这类药物也无法保证安全停药后不复发和最大限度地降低肝硬化失代偿、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于是试图通过联合用药来实现更好治疗效果。

年前后,有人考虑用两种NA药物联用以改进疗效,但结果并不理想。因此,有研究者开始探索NA经治患者序贯/联合Peg-IFN-α的治疗效果,并开展了OSST和NEWSWTICH等研究,结果显示后者可大幅提升HBsAg清除率,从而使这些患者达到安全停药和进一步降低终末期肝病的风险。此后这一研究结论受到同行广泛重视和进一步验证。这便是临床治愈早期探索阶段。

年,基于这些研究的结果,中国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首次提出临床治愈(clinicalcure)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持续病毒学应答且HBsAg阴转或伴有抗-HBs阳转、ALT正常、肝组织学病变轻微或无病变”。此后,慢乙肝临床治愈的理念被国际学术界认可,年EASL及年AASLD就慢乙肝可行的治疗目标达成共识,并提出与临床治愈实质内涵基本相同的功能性治愈(fuctionalcure)概念。

为了验证“优势人群”可以获得较高临床治愈,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启动了“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项目”,并取得重要进展。同时如何提升慢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的研究便成为临床的热点问题。

年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和《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愈专家共识》(中英文版)发布,更加明确了临床治愈的治疗目标,鼓励研究者在临床治愈方面进行积极探索。美国NIH在Trans-NIH治愈乙肝研究战略计划中也对慢乙肝临床治愈目标予以肯定。

年以后,慢乙肝临床治愈相关研究深入发展。更多关于治疗人群对象和疗程,以及联合乙肝疫苗、开发新药等的研究相继发表,许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mbj.com/ygzz/107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