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传染病之一。如果乙肝不及时的治疗或是控制,最终很可能导致肝硬化或是肝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那么乙肝病毒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的呢?医生提醒:3种传播途径要知道。 乙肝是通过哪3种途径传播的? 一、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是最主要的一种传播途径,据统计大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的。很多的女性在怀孕的时候就身体就携带了乙肝病毒,病毒就会通过胎盘的方式传染给孩子。除了这种情况有的就会女性在怀孕的后期发现自己感染的乙肝病毒,出生的孩子也会携带。所以在新生儿出生的时候一定要尽早的注射乙肝疫苗,在很多程度上可以阻断乙肝病毒的传播。 二、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也是常见的方式,如果一个乙肝病毒携带者出现了流血的情况,这个时候另一个人手部或是肌肤也有出血的情况,两种相接处就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递。尤其是在输液的时候,医院所使用的医疗器材消毒不够或是重复使用,就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的情况。所以建议生病医院治疗,避免此类安全隐患。 三、夫妻之间密切接触 夫妻之间密切接触也是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果夫妻之间有一方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很容易就会传染给另一方。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安全措施,避免出现传播的情况。同时也要尽早的接种乙肝疫苗,减少或是降低传染的可能性。 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三种,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是不是得了乙肝就不能一起生活或是吃住都要分开来,不然也会感染乙肝病毒。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乙肝患者是可以和正常的人一样一起生活,学习。 下列行为不能引起乙肝病毒的传播 一起吃饭,一起吃饭是不能传播乙肝病毒的,因为乙肝病毒不能在人的胃部存活,胃部的酸性是比较大的,大量的胃酸会杀死或抑制乙肝病毒,所以即使是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天天在一起吃饭也不会感染。 相互握手,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握手的时候,手上的汗液中也会存在一定的乙肝病毒,但是任然是安全的,不用担心。因为这些病毒不会进入人的身体,一方面是因为人体本身就有一定的抗病毒能力,另一方面,汗液中含有一定的酸性物质,病毒不容易存活。除非是两个人双手都有出血的情况,只要及时的洗手就可以清洗掉。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是非常少的,只能通过母婴、血液或是夫妻之间密切接触才有传播的可能,一起吃饭、握手、一起生活或是礼貌性的拥抱都不会感染。乙肝对于肝脏的危害还是比较严重的,虽然注射乙肝疫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断病毒的传播,但也不是绝对的。对于乙肝患者医院检查,确保肝脏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