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影像学检查真的有必要吗? 很多患者会感到困惑:这些影像学检查真的有必要做吗?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做这些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 一、腹部超声检查(B超)B超检查无创、价廉、实时显像,可反复进行,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肝脏影像学检查。B超可以观察肝脏和脾脏的大小、外形、实质回声,并能测定门静脉、脾静脉和肝静脉内径及血流情况,以及有无腹水,并评估腹水严重程度,从而判断有无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 有些患者在做抗病毒治疗之前,由于没有做B超检查,很可能就已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前兆)的情况了,这是须提请大家注意的。
B超可发现肝上结节或0.8厘米的早期肝癌。肝部异常结节,可能就是肝硬化所致。在我国,慢性乙肝病毒感染是肝硬化最常见的病因,一旦发生肝硬化,病情就不可逆转。病人会逐渐出现腹水、上消化道出血等多种严重并发症。反复住院,不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也会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做B超可尽早发现微小肝肿瘤,有助于及早干预治疗。早期肝癌患者,5年生存率高达70%;中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40%。 02 腹部CT CT检查可发现体内任何部位的细小病变。而肝脏CT检查,可以用来诊断肝脏疾病,例如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并且,还能通过不同层面的影像整合,辨别病变的位置、范围和大小。因此,CT检查目前是肝癌诊断和鉴别诊断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03 磁共振成像(MRI) MRI无放射性辐射,组织分辨率高,是非常有效的肝脏影像学检查。一般认为,动态增强多期MRI扫描及肝脏细胞特异性增强剂显像对鉴别良、恶性肝内占位性病变的能力优于增强CT。但MRI和CT一样检查费用比较偏高,难以普及。 有些肿瘤患者定期复查,观察肿瘤变化就需要定期复查CT或者核磁共振了,CT和核磁共振检查各有千秋,在肝脏检查方面经常互为补充。CT和核磁共振检查比起超声检查来,能够发现更小的肿瘤病变 04 肝脏硬度测定(LSM)或瞬时弹性成像(TE) LSM或TE是无创诊断肝纤维化及早期肝硬化最简便的方法。Fibroscan(FS)、Fibrotouch(FT)是临床常用肝脏LSM测定工具,能够准确的识别进展期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但测定值会受到如肝脏脂肪变性,胆红素水平,肝脏炎症程度影响,所以医生在对患者的LSM结果判读时需要结合患者的谷丙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水平指标。 现在还有评估肝脏纤维化和脂肪病变的检查,就是肝脏瞬时弹性成像,可有通过观察肝脏弹性来评估肝脏硬度值,也就是说肝脏弹性越好,说明越软,弹性不好说明纤维化越严重。新的研究认为,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还可以预测肝细胞癌的发生率 喜欢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