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脂肪肝是吃出来的瘦子也ldqu

发布时间:2020-11-3

肝里布满脂肪?听上去好恐怖!

“脂肪肝”,相信大家都听过,此病高发于“酒池肉林”爱好者之中,尤见身材魁梧硕大之人!不过,有些人少吃,也未能幸免,即便他们瘦成一道闪电,还是有脂肪肝!!!

脂肪肝到底是啥

简单说,其实就是肝脏中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产生的一种肝脏病变。

一般来说,爱喝酒的人,体重比较大的人,以及有一些疾病的人,都很容易得脂肪肝。

①饮酒过度:酒精进入人体后的代谢场所是在肝脏,当酒精干扰了肝细胞的脂代谢过程,就容易引发脂肪肝。

②大鱼大肉:长期吃高脂高热食物,身体多余的脂肪酸超出肝脏处理能力,堆积在肝脏细胞中,也会形成脂肪肝。

③代谢疾病:糖尿病等相关代谢性疾病,也会导致肝脏的脂代谢出现问题,从而引发脂肪肝。

脂肪肝严重起来会导致肝硬化、甚至引发肝癌!绝对不可小觑……

但是,你们知道吗?

体重不是那么重,吃得不油不腻甚至经常节食吃特别少的人,也会得脂肪肝!

为什么少吃不胖,也容易得脂肪肝呢?

中医上说的“肝”不仅仅指的是西医解剖学中的肝,更多的指的是功能。

脂肪肝的问题,涉及到中医上的肝和脾的功能。

涉及到脾,背后就涉及到脾胃功能。

涉及到肝,背后就涉及到肝胆功能。

肝胆功能和脾胃功能,关系非常密切。所以,你脾胃不好,肝胆一定不好,肝胆不好,脾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第一个角度,在中医五行中,肝胆属木,脾胃属土,“木克土”,这三个字就体现了木、土之间相互制约的特点。

第二个角度,肝胆属木,树木需要水肥的滋养,中医认为脾胃负责腐熟、消化、吸收水谷,转化成水谷精微。树木需要的这个水肥,就好比是靠脾胃功能转化出来的水谷精微。

第三个角度,咱们可以从《金匮要略》中得到肝胆和脾胃相关联的答案。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

简单理解就是,肝生病了会把病传给脾,而如果你把脾胃恢复了,肝病就不会继续传下去了。由此可见,肝和脾是密切关联,互相影响的。

综上所述,不管你是吃多了,还是吃少了,不管你是喝酒还是不喝酒,不管你是体重过瘦还是过胖,只要你的脾胃出了问题,肝胆定受影响,不知道哪天就会患上脂肪肝这个疾病。

看到这个,估计有人要慌了:胖可能会中脂肪肝,少吃减肥也可能得脂肪肝,脾胃不好容易得脂肪肝,肝胆不好也容易得脂肪肝,那到底该怎么办?

得了脂肪肝肿么办?

一、不要节制饮食

很多人得了脂肪肝或者害怕得脂肪肝,就通过节食的方法来控制,看了以上的内容,相信大家肯定都知道这个举动是错的。

《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刻意通过节食来防止出现脂肪肝,只会伤了脾胃,可能还会引发脂肪肝的形成。

另外呢,也不能暴饮暴食,肥甘厚味吃得太多,容易阻遏中焦脾胃的运化功能。

那推荐吃什么呢?

除了基本的主食和肉菜之外,别忘了多喝粥。

小编推荐一款——四神汤

四神汤由芡实、茯苓、山药、莲子组成,养胃健脾,平时可以加入大米或糯米煮成粥。

脾胃好了,才能有更多的“水肥”濡养肝胆哦~

二、适当的运动

办公室久坐一族再不运动,也容易得脂肪肝的。所以,要动起来!

过去也有脂肪肝的病人通过跑步治好的事情。道理何在呢?

第一,运动这个过程出汗,中医认为是手太阴肺开在表的过程,太阴肺开,就能促进太阴脾开,也就能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了。

第二,运动本身可以增加肝的疏泄能力,所以有利于恢复肝胆的功能。

运动是好,但是平时微微出汗就刚刚好,可千万别弄的大汗淋漓,伤了津液就得不偿失了。

快步走、慢跑、打羽毛球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哦~

至于运用中药如何调理肝胆脾胃,治疗脂肪肝,还得咨询专业的中医师。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晁卫红

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急诊一科主任

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科研近30年,熟读经典,学术上主张“循古拓今”“师宗不泥古”,博采众长,古为今用,临床经验丰富,形成独特的医疗风格。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疑难杂病,有较强的综合抢救能力,运用“攻下法”治疗危急重症,疗效显著。尤擅长于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呼吸性疾病。善用“温阳法”对久病、络病,如咳嗽、失眠、风湿痹证、中风及各种肿瘤放化疗后期等疾病疗效显著。

·END·

医院

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mbj.com/ygzd/103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