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85%~90%的肝癌都与乙肝有关。乙肝病毒是目前已知的可导致肝癌的病毒之一,它会反复对肝细胞进行破坏,从而增加肝细胞对致癌因素的敏感性,同时还会促进细胞癌变。乙肝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对于乙肝已经有了非常成熟有效的一套诊治方案,只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定期复诊,乙肝的病情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乙肝治疗规范性措施 乙肝治疗发展到现在已有一整套有效的、规范的诊治方案,最突出的成就是确立了以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原则。抗病毒治疗是重中之重,是治疗乙肝的“纲”,纲举目张。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持续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坏死,从而延缓和阻断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 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也肯定了抗乙肝病毒治疗的重要性,强调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治疗的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摘自:《家庭用药》 慢性乙肝在抗病毒治疗下,患者的病情能得到很大改善。目前抗病毒药物主要包括两大类: 干扰素:干扰素的特点是既可以直接抑制病毒,又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所以能够在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同时达到免疫应答(如大三阳转为小三阳)。在治疗的过程中,它的疗程相对固定。 核苷(酸)类药物: 核苷(酸)类药物的特点是可以直接抑制乙肝病毒DNA,乙肝病毒DNA下降的速度较快,2个月左右就能明显见到效果,但是不具备免疫调节的作用。 总而言之,乙肝的病理过程十分复杂,表现各异,治疗应个体化。现在治疗乙肝的广告铺天盖地,其中有相当部分过于夸大疗效,急于康复的患者很容易上当受骗,浪费大量的钱财且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医院进行规范治疗,坚持每年定期检查数次,抓住抗病毒治疗机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乙肝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