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素是临床中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干扰素在乙肝抗病毒治疗方面也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长效干扰素,对乙肝病毒的抑制有很好的效果。相比普通干扰素,长效干扰素有着很多的优点: 长效干扰素和普通干扰素一样,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的双重作用,但效果更为优异。由于分子量大,在体内循环的时间延长,血清浓度稳定,同时主要输送肝脏,在肝脏的浓度很高,很容易稳定的维持有效治疗浓度,抗病毒效应高。有研究结果显示,长效干扰素治疗与普通干扰素相比,HBeAg血清学转换率提高将近一倍。 长效干扰素的不良反应和普通干扰素相同,常见的是流感样症状、一过性外周血细胞减少、和甲状腺功能损害等一些自身免疫反应,但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低于普通干扰素,绝大多数只需要对症处理,无需停药。 由于长效干扰素分子量较大的特点,皮下注射后需要50个小时才能吸收一半,大约72-96小时上升到血清峰值,注射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后,具有治疗作用的血药浓度可以维持长达小时,每周用药1次,持续6~8周后即可达到稳定血药浓度,非常方便使用。 长效干扰素主要由血流灌注于肝脏,很少弥散到周围组织间隙,可以再肝脏中保持稳定的浓度。体重对肝脏中的长效干扰素浓度影响很小,这样,医生就可以对病人使用恒定的治疗剂量,免去了按照体重调节剂量的麻烦,用药更加方便、有效。 虽然干扰素有很多优点,但它的副作用也不少,患者在用干扰素治疗过程中,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鼻塞、流涕、头晕、尿急等,还会引起一系列的精神症状,严重者会出现精神异常。此外,患者还可能还会出现脱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 并且,干扰素治疗乙肝代价很高,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特别是长效干扰素,因为,一般情况下,长效干扰素价格价格在-元之间,但是作用时间较长,一周注射一次就可以,每年的花费在五万元左右。当然由于各个地方的消费水平不同、医疗设施不同,价格可能有些不同,但差别不是很大。 由于长效干扰素的价格昂贵,很多乙肝患者在用长效干扰素治疗过程中,病情一旦好转患者就会停药,可患者盲目的停药,很容易造成病情反弹。另外,长效干扰素虽然具有较强的抑制病毒复制的能力,但长效干扰素有入肝难、入肝血难、入肝细胞难的缺点,所以,长效干扰素并不是乙肝患者的最佳选择。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