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妈妈能不能进行母乳喂养,一直是一个争论比较大的问题。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乙肝妈妈的子代,无论是采取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今后感染乙肝的风险并没有差异。 由此可见,乙肝妈妈可以母乳喂养。 但目前乙肝妈妈母乳喂养率还是比较低,主要的原因有2个: ?大环境:中国母乳喂养率本身就低; ?乙肝妈妈及家族顾虑:担心母婴传播、应用抗病毒药、家人反对等。 乙肝基本常识 我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地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人群高达10%左右。 “小三阳”:即HBSAg、“乙肝”e抗体、“乙肝”核心抗体三项指标阳性。 “大三阳”:即HBsAg、“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指标阳性。 乙肝病毒携带者:单独HBsAg阳性,无肝炎症状和体征,各项肝功能检查正常,经半年观察无变化者。 乙肝的传播途径 乙肝感染传播途径主要有血液、母婴和性三个途径传播。 其中母婴传播有3种形式:宫内垂直传播、产时传播以及水平传播。 母婴阻断措施/方式:新生儿出生后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1个月、6个月分别注射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接种时间越早越好。 ?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IU。 权威机构建议或指南 年世卫组织(WHO)指出:乙肝妈妈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年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指出: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都可以接受HBV感染产妇的哺乳,无需检测乳汁中有无HBV-DNA。 年美国妇产科医师学会建议:采取正规免疫措施情况下,乙肝病毒感染妈妈们可以母乳喂养自己的宝宝。 年国际哺乳咨询协会《建立纯母乳喂养的临床指南》指出:把母亲感染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作为母乳喂养禁忌症是错误的。 年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肝母亲的母乳。 也就是说,国内外专家都认为:无论乙肝妈妈乙肝病毒高不高,只要新生儿及时接种了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就可以接受乙肝妈妈的母乳喂养,不需要检测乳汁有没有乙肝病毒。 为何还是选择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的好处不止一点点:母乳是婴儿最理想、最天然、最安全、最完整、最全面的食品和粮食。母乳含有婴儿4—6月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要素,还有大量的免疫因子和生长因子,适合婴儿肠胃的消化和吸收并提高婴儿抵抗疾病的能力(点击文末相关阅读查看)。 虽然母婴传播是乙肝传播的途径之一,但母乳喂养的益处要远远大于所存在的风险,通过接种乙肝疫苗同时联合母乳喂养(母乳中含有大量免疫球蛋白),对于“大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有85%~95%的保护率,对于“小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有98%~%的保护率。 乙肝妈妈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为了避免母婴传播,乙肝妈妈在喂养时应该注意: ?乙肝病毒高复制不宜母乳:母亲血清病毒载量较高,且处于疾病活动期时不宜母乳。 ?避免血液传播:由于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如果婴儿口腔、咽喉、食道、胃肠黏膜等处有破损、溃疡,母乳中的乙肝病毒就会由此进入血液循环,并可能诱发乙肝病毒感染。 同时,婴儿的指甲(趾甲)要定期修剪,以免抓破母亲皮肤,导致血液流出,让婴儿感染。 ?乳头破裂不宜母乳:母亲乳头破裂者或出血,建议该侧乳房暂停两天,可以用另一侧乳房继续哺乳。 ?活动性乙肝用药期间,因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还不确定,建议暂停母乳喂养。 ?一定按时全程给宝宝接种乙肝疫苗。 ?乙肝妈妈哺乳前,需要洗净双手,避免口对口地给宝宝喂食。 ?其他注意事项:包括乳头清洁、正确的哺乳姿势等与健康母亲母乳喂养类同。 如何提高乙肝妈妈的母乳喂养率? 首先医护人员应加强宣教,帮助乙肝病毒感染产妇及家属树立正确的母乳喂养观念。 医院应开展母乳喂养咨询门诊,给予专业的评估和个性化的指导,及时解决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乙肝妈妈乳汁中不一定检出乙肝病毒DNA,可以根据母乳中传染的危险性采取不同措施,针对性指导母乳喂养。 对于服药治疗又想母乳喂养的母亲及其新生儿,应定期检查骨密度、肾功能、血生化等。 相关阅读: ?母乳喂养好处这么多,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上)~ ?母乳喂养好处这么多,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下)~ 文丨刘喜红图丨来源于网络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果文章有帮到你,记得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