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之一,其发病率高居传染病榜首,我国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父亲或者母亲为乙型肝炎患者,怀孕了,比较纠结的问题是:乙肝会不会遗传给宝宝? 乙肝是血液传播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 其实患有乙型肝炎的父亲或者母亲是完全可以生一个健康的宝宝的。目前认为,乙型肝炎为血液传播性疾病,而非遗传性疾病,家族聚集现象主要还是因为传染而不是遗传,也还没有通过精子或卵子传染乙肝的证据。 乙肝的传染途径是什么呢? 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主要是在孩子出生以后,由于宝宝对乙肝病毒缺乏免疫力,在与乙肝患者父亲接触的过程中而被感染的。而乙肝妈妈则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途径,通过胎盘、婴儿接触或吞入妈妈的血液、羊水或产后喂养和密切接触等,将病毒传染给自己的宝宝。 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宝宝传染呢? 乙型肝炎的父婴传播的概率是非常小的,而且可以通过预防手段防止疾病的传染;而乙肝妈妈只要选择合适的怀孕时间,孕期及分娩时采取合理的母婴阻断措施,是完全可能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的。 1、在计划怀孕前,由感染科或肝病科专科医生评估一下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情况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干预,孕期定期进行乙肝功能状况的评估。 2、在宝宝出生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给宝宝在不同部位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间隔1个月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这样可以使母婴阻断成功率达90%?95%。 3、对于爸爸有乙型肝炎的在孩子出生时只需按计划免疫进行常规乙肝疫苗接种即可。 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时期,期间的处理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孕妈妈在孕期要定期接受规范的孕期保健,医院寻求专业的指导。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