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怎么打

发布时间:2016-11-30

乙肝疫苗到底该不该打?什么时候打?怎么打?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综合整理自肝博士、医学之声等

国内常用的乙肝疫苗是重组酵母肝病疫苗,可在2℃-8℃保持2年。上臂三角肌是注射疫苗的最佳点。

哪些人要接种乙肝疫苗?

在1岁以内的婴儿感染者中,约90%的感染者可发展为慢性感染;在1~4岁的儿童感染者中,20%~50%可发展为慢性感染;而成人感染后发展为慢性感染的比例不足10%。因此,新生儿、婴幼儿以及15岁以下的未免疫人群是主要接种对象。此外,有以下几种情形的人群属于乙肝高危易感人群,也应该加强疫苗接种:

医护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或分泌物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乙肝病人和乙肝病毒(HBV)携带者的配偶、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器官移植受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性乱或多性伴者;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以下5种情形不宜接种乙肝疫苗!

情形一:乙肝、麻疹疫苗不可同时接种。

情形二:患急性传染病或其他慢性疾病者不能接种乙肝疫苗。

情形三:发热、体温超过37.5℃应暂缓乙肝疫苗接种。

情形四:免疫缺陷或正接受免疫抑制药物治疗的,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情形五:过敏性体质和孕妇不宜乙肝疫苗接种。

不同人群的乙肝疫苗接种方法

新生婴儿

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常规免疫程序为“0、1、6月”,总共接种3针次,首针乙肝疫苗应在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尽早接种。

婴儿父母都不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新生婴儿在出生时、出生后第1个月、第6个月分别注射乙肝疫苗,以防出现免疫无应答或低应答的现象,在婴儿出生后第8个月应及时检测血液里有没有产生保护性抗体,如没有产生抗体或者水平不高,则需要及时追加再次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

婴儿父母有乙肝病毒携带者

建议联合应用高效价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接种时间:新生婴儿出生后立即及出生后1个月各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乙肝疫苗的时间越早越好,还要2、3、5个月各注射1次乙肝疫苗;也有采取出生后立即不同部位注射1支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在1个月和6个月各注射1次,以上两种方案都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阻断效果。

成人

为了能够达到乙肝疫苗的保护作用,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前要先查乙肝两对半(即乙肝五项),根据化验结果判定是否进行乙肝疫苗的接种。要是乙肝表面抗体强阳性者,说明体内已有保护性抗体,不需再注射;要是乙肝五项指标全阴,表示从未接触过乙肝病毒,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起始时间:“1”为间隔1个月接种第2针。“6”指第1针后的6个月打第3针。

接种了乙肝疫苗产生抗体后,有效保护时间是3~5年,3~5医院检查乙肝疫苗抗体的滴度是否达标,当乙肝保护性抗体滴度小于10,需要再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意外接触者

如果意外暴露被乙肝病毒感染,要是以前从未接种过乙肝疫苗,应在24小时内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以有效中和乙肝病毒,一个星期后再接种3针乙肝疫苗。

要是以前接种过乙肝疫苗,并有保护性抗体,应及时检查乙肝抗体的滴度,根据乙肝抗体水平来判断是否需要打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抗体滴度大于10,暂时不必打乙肝疫苗;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初次免疫无应答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各1针。

正常接种后仍无抗体产生七大原因

检测方法不精确

实际已产生抗体,但因检测方法不精确而致结果阴性。这时应当用最灵敏的方法,如酶联免疫法或放射免疫法来重新检测。

免疫反应太弱

机体对疫苗的免疫反应太弱,只产生微量的抗体,以至用先进的检测方法仍未能发现表面抗体的踪迹。

已发生隐匿性感染

有少数病人实际上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其乙肝表面抗原(HBsAg)的量很少,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查不出来。这些病人虽然已感染了乙肝病毒,但不产生免疫反应而机体呈免疫耐受状态。

有乙肝家族史

或经常和乙肝患者接触的人,应特别注意乙肝疫苗的接种效果。乙肝家庭成员感染乙肝病毒的几率极高,有一些成员感染乙肝病毒后,出现隐匿状态。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缺陷者

有类似情况的人不易产生抗体,如晚期肾病、器官移植后、艾滋病感染者等。

乙肝病毒发生变异

变异后的病毒,其生物特性有了新的变化,可使乙肝疫苗无法发挥作用。另外,一些乙肝病毒感染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所不同。

无应答或低应答

另外部分人即使接种全程乙肝疫苗,也有5%~10%接种者不产生乙肝抗体或只产生低滴度的抗体,对这些无应答或低应答的儿童应多次接种乙肝疫苗直至抗体产生。

接种乙肝疫苗后抗体阴性怎么办?

目前版指南推荐乙肝疫苗抗体滴度大于10,暂时不必打乙肝疫苗;乙肝抗体滴度小于10,要打乙肝疫苗加强针。

来源:医学界感染频道









































外面长什么痘里面就有什么病大家来对照
专题报道全国联网报警联盟一行走进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mbj.com/ygzd/2891.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