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解暑消脂方法是什么? 当然是“泡澡”! 炎热酷夏 没去泳池泡过的人生不叫人生 就算是去下饺子 我都大写的愿意! 然而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每天游泳池接待的人数不计其数 它的水到底干净吗? 这肯定是绝大多数人的疑问! 当然还有在泳池里会染上乙肝 艾滋等传染性疾病吗? 我们去游泳需要注意什么 别急,今天 小编一一为大家解答 干净的泳池应该清澈无味 闻到氯的气味并不表示干净 小编是个旱鸭子,去游泳的次数屈指可数。很印象很深刻!第一次的游泳满脸都是氯的气味!一般游泳池里的水一般都要经过氯消毒,所以有些人就认为泳池一定要闻到氯的气味才算是干净! 这是错误的!!! 氯过量会产生刺激性 还会给人体带来一定的伤害 一般正规的泳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换水,这样才可以保证水是干净的,若是长期不换水,就很容易滋生细菌。人一多,感染上细菌的可能性就增大,而且泳池的水看起来浑浊的话,就说明水中细菌和有机物含量都比较高,有可能存在感染或危害健康的情况! 游泳池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1、浑浊度≤1NTU 2、PH值7.0~7.8 3、尿素≤3.5mg/L 4、菌落总数(36±1℃,48h)≤CFU/mL 5、总大肠菌群(36±1℃,24h)每mL不得检出 6、游离性余氯0.2~1.0mg/L 7、化合性余氯≤0.4mg/L 8、臭氧(采用臭氧消毒时)≤0.2mg/m3以下(水面上空气中) 9、水温23~30℃ 关于传染病! 公共泳池里不会传染乙肝、艾滋 你以为乙肝、艾滋等病毒那么容易传染的吗?它们的传播途径并不是通过游泳传染的! 虽然乙肝病毒抵抗力比较强,但氯消毒剂和氧化剂都能将乙肝病毒破坏掉,即便是和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游泳。但是在氯消毒剂的消毒和大量水的稀释下,病毒传染的成功率几乎是微乎其微。 而艾滋病病毒的活性比乙肝病毒要低得多,一旦离开了携带者的原体,基本就存活不了!所以去游泳真的无需担心哦! 虽然没有乙肝、艾滋 但是 下面这些疾病会传染 虽然乙肝、艾滋等病毒不会通过泳池传染,但并不说明不会传染其它病了,最常见就是皮肤病,尤其是以足癣为代表的真菌性皮肤病。另外,一些细菌性皮肤病,如脓胞疮等也很容易在泳池中传播! 有皮肤病的人不得入水 有些人一游泳回来眼睛会不舒服,出现疼痛、红痒、流泪、畏光、充血、水肿等常见的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 如果要去游泳,不论从卫生还是安全角度着想,都应该选择证照齐全、卫生条件好的泳池。游泳前要用不含抗生素类的消炎眼药水洗眼,泳后如果觉得眼睛不舒服或出现红肿、疼痛等症状,可以滴含有抗生素成分的眼药水。(最好不要用手揉眼哦) 除了泳池外,游泳池的其他公共场所也容易传播疾病,比如洗浴间的栏杆、水龙头等都是疾病传播设施。所以啊,个人的洗浴用品和换洗衣物不要随便放,更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哦!最好就是自备袋子装好自己的衣物和用品,回家后也要及时用清洗剂清洗! 游泳需要注意事项 1 不要在水中“嘘嘘” 公共泳池是大家的娱乐场所,最好每一个人都不要随处大小便,但总有那么些人,喜欢就地解决。 水质与健康委员会的调查发现,每5个成年人当中,就会有1人在泳池内小便,大人在游泳的过程中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知道:无论大便还是小便,想上厕所就一定要离开泳池,不可以就地解决! 对于较小的幼儿,大人要紧盯着孩子的尿不湿及动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要让正在腹泻的孩子进入泳池,否则,真的是很让人气恼! 2 戴好泳帽和泳镜 戴泳镜是为了避免泳池中的化学物质或细菌感染、伤害到眼睛,从而诱发眼病,小孩子最好是戴上泳镜,戴泳帽则使防止头皮屑和掉落的头发,阻塞泳池和污染环境,避免在不经意间降低泳池水质。 3 游泳前后,都要洗澡 水质和健康委员会研究调查报告中指出,几乎有70%的人游泳前都不会洗澡。这就表示,除了“嘘嘘”和便便外,泳池水中还存在,人的汗水、人体污垢和散落的死皮,池水中众人的体液和排泄物,这些都是造成游泳之后“红眼病”的重要原因。 泳后洗澡是为了将身体洗干净,所以说啊,游泳前后都要洗一澡,既不能将自身的体液和污垢带到干净的泳池中,也不让泳池中的有害菌和有机物停留在身上,为了他人,其实也为了自己。 游泳也要多注意健康 大家都知道了吗 为自己,为他人 健康游泳做起来! 来源:网络综合编辑:钟文婷 ▓版权声明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