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新疗法出炉啦

发布时间:2020-10-8

根据vili之前给各位战友的带来的乙肝前沿知识,我们知道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RNA是反映cccDNA活性的新型生物标记。

针对这种新型的生物标记物,它可以为我们带来哪些临床上的指导成为乙肝基础研究的焦点。

干扰素是很多想冲金牌的战友的强兵锋刃,但是大家也明白,干扰素的“神效”并不出现在所有慢乙肝患者身上,很多患者对干扰素的响应不佳。

最近有团队探究了HBV-RNA是否可以为我们预测干扰素的有效性。其研究数据发表在国际期刊上,文章题目名为:SerumhepatitisBvirusrnapredictsresponsetopeginterferontreatmentinHBeAg‐positivechronichepatitisB.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研究结果!

研究介绍

研究团队回顾性地测量了例HBeAg阳性慢性患者在干扰素治疗的第0、12、24和52周以及治疗终止后(第78周)的血清HBVRNA水平。试图找到HBV-RNA的变化与干扰素治疗之间的关系。这些血液样品的来源是参加了一项全球随机对照试验(HBV99-01研究)的HBV患者。

这些慢乙肝患者接受了52周的PEG-IFN单药治疗(n=)或PEG-IFN和拉米夫定联合疗法(n=),该临床研究的目标治疗终点是停用PEG-IFN后24周的HBeAg转阴。

研究结果

在开始治疗时,全部患者的血清HBV-RNA均值水平为6.8(SD1.2)logc/mL,经过1年的治疗之后,干扰素单药治疗的患者水清HBV-RNA降至4.7(1.7)logc/mL,使用干扰素合并拉米夫定联合疗法的患者血清HBV-RNA降至3.3(1.2)logc/mL。

从第12周开始,就可以发现最终实现HBeAg转阴(对治疗敏感)的患者HBV-RNA与未能达到HBeAg转阴的患者的HBV-RNA相比显著降低。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数据得出,治疗后HBV-RNA水平大于5.5logc/mL的患者可能对于干扰素的治疗反应不佳,对于不同型别的HBV有着不同的概率。

其中A基因型的患者可能有93%的概率无法实现HBeAg转阴;B基因型的患者可能有67%的概率无法出现HBeAg转阴;对于C基因型和D基因型的患者来说这个响应不佳的概率分别为90%和64%,这种概率与选择使用干扰素单药或干扰素和拉米夫定联用的治疗方案无关。

研究结论

总结以上,使用干扰素(无论是单药还是与拉米夫定联用)后12周,血清的HBV-RNA水平可以用来预测干扰素的治疗效果。高于5.5logc/mL的患者对干扰素应答不佳,大概率无法实现HBeAg的转阴。

HBV-RNA的检测目前还没有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不过根据小编了解到的信息来说,距离应用于临床应该不远啦!

HBV-RNA对于指导临床用药,调整用药方案等都有非常好的提示意义,希望可以早点造福各位战友!

被新型冠型病毒席卷的今天,口罩成为了紧缺物资。如何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口罩?小编为各位整理好了全国口罩生产厂家的信息,

点击“

转载请注明:http://www.yzhmbj.com/ygzd/1005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广告合作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乘车路线:18路、112路、43路、30路、36路、45路 电子邮箱: lidekdfq@163.com
版权所有: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