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研究院 http://www.paisufa.com/m/ 作为曾经的癌症之王,肝癌已摘掉了“癌王”的黑帽子 肿瘤越大,切肝越小 没查出乙肝≠没有肝炎 偶尔吃颗霉花生不会诱发肝癌 昨天(3月18日),是第21个“全国爱肝日”。宣传主题是“爱肝护肝、防治结合、遏制肝炎”。作为人体负责消化和代谢的器官,健康的肝功能尤为重要。 刚刚过去的二月,两大新闻被刷屏: 香港知名演员68岁的吴孟达因肝癌逝世;(→点击此处看详情) 需要移植肝脏来治疗肝癌28岁青年姚策,在移植前检查中发现出生时被错抱。 一个68岁,一个28岁,肝癌似乎不认年龄。 华科大同医院陈孝平院士,打破大肝癌的手术禁区,挽救了无数肝癌患者的生命。他百忙中抽出时间接受“涨健识”栏目的采访,向公众科普肝癌知识。 1 在很长一段时期,肝癌都被称为“癌王”。陈孝平院士证实,他年轻时,教科书上记载,肝癌患者从发现到死亡,平均生存期是2.7个月。诊断了肝癌,医生会对病人说:“你的时间只有三个月了。”肝癌因此被称为癌症之王。而现在,大肝癌手术后五年生存期可达38%。 2 “肿瘤太大了,不能开刀。”这是陈孝平年轻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他在临床中观察到:肿瘤越大,切肝越小;肿瘤越小,切肝越多——肿瘤大小与切肝多少按照解剖的范围来看,正好是相反的。 比如说右半肝肿瘤很大,把它切除,正常的肝脏组织其实不大,切下来的都是肿瘤。如果是小肝癌的话,把右半肝切下来,肿瘤占的比例很小,大部分都是肝脏组织。 此外,肝脏有很强的代偿功能,随着右半肝肿瘤的增大,左半肝也不断在增大,以维护肝脏的功能。 这个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大肝癌不仅能切除,而且比小肝癌更安全,这是一个颠覆性的结论。 3 4 另外一个公认诱发肝癌的因素,是食物中的黄曲霉素。 有人在不经意中吃了一颗霉花生、一粒霉葵花籽,就很紧张。陈孝平院士告诉“涨健识”:“吃一次、两次是不会有大的影响的。” 陈孝平院士介绍,科研人员曾经研究过食物与肝癌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喝酒也容易得肝癌,吃黄曲霉素也容易得肝癌,“前提是长期吃,长期吃才能诱发肝癌”。 偶尔吃颗发霉的花生,不会诱发肝癌,但熬夜确实是伤肝的。 ”我们的每个器官都需要休息。我们睡眠的时候,所有的器官都在休息。熬夜对两个人体重要器官伤害很大,一个是肝脏,一个是心脏。“陈孝平院士为熬夜族表示担忧。 “生活水平高了,很多病是吃出来的,脂肪肝就是典型的吃出来的病。”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爱肝护肝,陈孝平院士开出八个字的处方:“劳逸结合,管住嘴巴”。 本期嘉宾 陈孝平 中国科学院院士 肝胆胰外科领域专家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外科学系主任、肝胆胰外科研究所所长。在肝胆胰外科领域做出创新性成果: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3项和肝移植术1项等。 扫/码/加/入 “健康生活交流群” · 分享健康生活方式 get健康知识 记者 田巧萍通讯员 蔡敏常宇 文案编辑视觉 胡慧 手绘图 严婷logo设计 马晶晶 出品 长江健康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