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黄冈 ng 一天一点小科普,一天一点小进步 中国是乙肝大国, 而且慢性肝炎尚难治愈, 有进展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 因此,公众谈“肝”色变, 由于认识误区, 很多热恋者在得知对象患有乙肝,选择分手, 有的夫妻同床睡觉却要分开碗筷; 部分家庭乙肝会遗传,而一直不敢要孩子, 甚至对肝炎患者、肝炎病毒携带者心生歧视。 造成很多乙肝患者在入学、求职时遭遇不公。 跟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就会被传染? 乙肝病毒真的会遗传给下一代?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乙肝的那些误区! 和乙肝患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吗? 病毒性肝炎有甲、乙、丙、丁、戊五种,分两大类:甲型和戊型肝炎是从胃肠道传播的,属于消化道传染病,需要进行分餐、粪便消毒等消化道隔离;而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都是血液传染病,因此,正常情况下的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都不必担心感染问题。 乙肝——主要经血(输血和血制品、破损的皮肤和黏膜)、母婴及性接触传播: 丙肝——以前主要通过输血传播,我国自年对献血员筛查抗HCV(丙肝病毒)后,该途径得到了有效控制。目前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乙肝会遗传给下一代吗? 乙肝具有家庭聚集现象,一般表现为母亲与孩子、兄弟姐妹同时存在乙肝病毒感染。因此很多乙肝病人误以为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甚至不敢结婚生育。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遗传病。遗传病是由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遗传病是指父母从DNA水平上直接导致遗传缺陷相关的疾病。而传染病则是一个本来健康的人(或是胎儿),被有传染性的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疾病。 而乙肝显然不是遗传病,而是因为感染了乙肝病毒所致。 我们经常见到母亲是乙肝病人,几个孩子也是,甚至一家三代都是乙肝病人,那么这是为什么呢?我们所常见的乙肝的母婴传播,它实际上也是一种血液和体液的传播,只不过传播途径不同。新生儿在产程中会接触大量母血,这是新生儿乙肝病毒感染,也就是母婴传播的最主要的途径。 另外怀孕时,母亲子宫面的血管有破损时,如胎盘剥离等等情况,母血渗漏至胎儿血循环也有可能发生宫内感染,其发生几率小于5%。由此可见,不论哪种原因的母婴传播,实际上是母亲通过体内途径将乙肝病毒传染给了下一代。所以乙肝是传染病而不是遗传病,是可以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来成功阻断的。 并非所有肝炎都有传染性 除了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的是甲—戊型病毒性肝炎)以外,还有多种非传染性肝炎: 1、酒精性肝炎是因为长期大量饮酒。 2、单纯性脂肪肝是由于肥胖所致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 3、药物性肝损伤的原因是不合理用药。 4、自身免疫性肝病则同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一样属于结缔组织病范畴。 这些肝炎是由于病人自身原因导致的,没有传染性。 总结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只有急性肝炎发作过程,一般会在1个月内自愈。因为这两种病毒性肝炎不会像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那样变成慢性感染状态,所以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丙型肝炎虽然很容易在急性感染后,变为慢性肝炎,但现在已经有了可以在3个月内治愈丙肝的口服药物,而且这类药物的有效率在95%以上。也就是说,只要发现丙肝感染,几乎都能在短期内被治愈。 虽然慢性乙型肝炎现在还难以治愈,但也有了效果非常理想的口服抗病毒药物,只要每天吃一片药,就会让乙肝病人长期维持在没有肝炎发作的健康状态。甚至有专家很形象的把这种状态描述为:“乙肝病毒感染者已经不是个病人了,只是每天比别人多吃一片药而已。” 科学小尾曲第二十六回合 电动车充电,先插电源口还是先插充电口? 想知道答案?